本文为搬运,原帖地址:http://www.anywlan.com/bbs/viewthread.php?tid=50337&highlight=BT4%2B%B0%B2%D7%B0 来自中国无线门户anywlan
这里所列出的主要是官方公布的BT4最终版安装法的翻译 {部分为我的心得和意见(会以蓝色字体区别)},当然由于能力的限制不免会出现一些错漏,大家只当是抛砖引玉,引诱高手现身好了——我可真的希望哦!!!!
下面将从简到繁介绍各种安装法,最后还是那句老话:希望大家都看帖回帖,这样才是对我的最大激励。
BT4最终版 (2010年1月11日版) 下载可到本人的帖子”BackTrack4 (BT4)最终版 (2010年1月11日版) 改新下载地址了!(再加U盘安装方法。)”处下载:
http://www.anywlan.com/bbs/thread-49976-1-1.html
首先介绍最基础的安装方法(LiveCD在官网没有提及就不说了),同时也是其它安装方法的基础和必需(仅为我的理解。不知道有没有其它办法。)
BackTrack Live USB Install
Live U盘安装方法
这是使用Unetbootin进行最简单的U盘安装方法。注意:我们将对U盘进行格式化,并擦除里面所有的内容。
1.插入你的U盘(最少2G空间)
2.格式化成FAT32格式
3.从http://unetbootin.sourceforge.net/处下载Unetbootin。
下载地址:http://unetbootin.sourceforge.net/unetbootin-windows-latest.exe
4.打开Unetbootin并选择‘diskimage'(使用BackTrack4 最终版的光盘版)。
5.选择你的U盘,点击'OK'即可创建BackTrack4 最终版的启动U盘。
6.使用默认用户名 root 和密码 toor 登录BackTrack4。(其实光输入“startx”就行了。)
Live U盘是不能保存设置的,所以现在到了介绍其它可保存设置的安装方法:
1. BackTrack Clean Hard Drive Install
全硬盘安装法
如果在硬盘中只使用BackTrack,那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易行的。
1.(用Live U盘)启动电脑进行安装。启动一完成,就键入 “statx” 进入KDE界面。
2.双击桌面的 “install.sh” 图标,或在指令窗中输入命令 “ubiquity”。
3.选择你的地理位置,点击“forward”。选择“Keyboard layout”(键盘类型)时也一样。
4.下一个窗口允许你对硬盘分区进行设置。现在我们删空了整个硬盘,并将BackTrack安装在里面。
5.接受协议,点击“Install”。让安装进行直到结束。然后重启。
6.用默认用户名root 和密码toor 登录BackTrack。修改密码。
7.输入“fix-splash” 修正framebuffer溢出,(如果你喜欢用800×600显示方式,就用“fix-splash800″),重启就行了。
2. BackTrack Dual Boot Install with Windows (Tested on Win 7)
BackTrack与Windows双启动安装(用Win7测试)(有一定的风险)
如果你已经在硬盘里安装了Windows,现在要改变硬盘的分区大小和重新分区,以同时安装BackTrack,那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易行的。
注意:首先备份你的Windows!!!!
1.(用Live U盘)用BackTrack启动电脑进行安装。启动一完成,就键入 “statx” 进入KDE界面。
2.双击桌面的 “install.sh” 图标,或在指令窗中输入命令 “ubiquity”。
3.选择你的地理位置,点击“forward”。选择“Keyboard layout”(键盘类型)时也一样。
4.下一个窗口允许你对分区进行设置。现在我们可以改变Windows 7分区大小,并在空出的空间安装BackTrack。
5.接受协议,点击“Install”。让安装进行,直到结束。然后重启。
6.Grub管理器就会允许你选择启动进入BackTrack或Windows中。
7.用默认用户名root 和密码toor 登录BackTrack。修改密码。
8.输入“fix-splash” 修正framebuffer溢出,(如果你喜欢用800×600显示方式,就用“fix-splash800″),重启就行了。
3.Install BackTrack in VMWare.
在VM(虚拟机)中安装BackTrack
注:有关虚拟机的使用可以在论坛里搜索,这里就不累述了。
1.按基础安装法(即:全硬盘安装法)把BackTrack在VM中安装好。
2.登录BackTrack,进行VM盘的安装,“kernel source” 和 “headers”需要安装在一起。在BackTrack 4 final版中,“kernel”(操作核心)已经是被默认设置好和待用的。然而,在某些情况下,你可能需要确认一下他是否是最新版的,输入以下命令:
apt-get update
apt-get install linux-source
cd /usr/src
tar jxpf linux-source-{version}.tar.bz2
ln -s linux-source-{version} linux
cd linux
zcat /proc/config.gz > .config
make scripts
make prepare
3.现在“kernel source” 和 “headers”已经安装在一起了,然后以“specific guest VM”身份运行“Install VMWare tools”。
4.导入“VMWare tools”光盘映像,复制完“VMWare tools”包后,运行安装:
mount /dev/cdrom3 /mnt/cdrom
cp /mnt/cdrom/VMwareTools-{version}.tar.gz /tmp/
cd /tmp/
tar zxpf VMwareTools-{version}.tar.gz
cd vmware-tools-distrib
./vmware-install.pl
5.按要求完成“VMWare tools”安装后。运行“fix-splash”再导入“green framebuffer”控制器。重启。
最为复杂的一种安装法:
Building the Perfect Backtrack 4 USB Thumb Drive
制作完美的BT4U盘(可保持更改、更新和设置)
由于原文太长,在这里不可能全部贴出。所以对不必要处进行了大幅的精简,并对部分进行了修改,以达到更容易操作的目的。
1.启动BT4最终版。
2.将另一只4G以上的U盘插入USB口。
3.点击开始菜单———“System”——“Partition Editor”,进入“Partition Editor”后,在界面右上角磁盘选择中选中准备安装BT4的U盘(一般从U盘启动就是sdc,在文中举例为sdc,各位操作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),记下盘符。删除该U盘的所有分区,点击“APPLY”,并确认,完成后退出partition editer。
4.打开一个命令窗,按下列指令操作(红色为需要输入的指令,←为回车)
fdisk /dev/sdc←
创建第一分区:
Command (m for help): n
Command act
e extended
p primary partition (1-4)
p←
Partition number (1-4): 1←
First cylinder (1-522, default 1): ←
Using default value 1
Last cylinder, +cylinders or +size{K,M,G} (1-522, default 522): +1600M←(最少,可以更大,但要注意必需给二分区留足够的空间)
创建第二分区:
Command (m for help): n←
Command act
e extended
p primary partition (1-4)
p←
Partition number (1-4): 2←
First cylinder (210-522, default 193): ←
Using default value 210
Last cylinder, +cylinders or +size{K,M,G} (210-522, default 522): ←
Using default value 522
把第一分区设为FAT32:
Command (m for help): t←
Partition number (1-4): 1←
Hex co
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1 to b (W95 FAT32)
把第二分区设为Linux:
Command (m for help): t←
Partition number (1-4): 2←
Hex co
设第一分区为主区:
Command (m for help): a←
Partition number (1-4): 1←
Command (m for help): w←
格式化分区:
mkfs.vfat /dev/sdc1←
mkfs.ext3 -b 4096 -L casper-rw /dev/sdc2←
导入第一分区:
mkdir /mnt/sdc1←
mount /dev/sdc1 /mnt/sdc1←
安装BT4:
rsync -avh /media/cdrom/ /mnt/sdc1/←
安装grub:
grub-install --no-floppy --root-directory=/mnt/sdc1 /dev/sdc←
修改grub设置:
cd /mnt/sdc1/boot/grub←
vi menu.lst←
第2行“efault 0”改为“default 4” ;
“Start Persistent Live CD”下1行末尾“rw quiet”后加上“vga=0 x317”
按“Ctrl+o”回车保存,再按“ Ctrl+x”退出。
退出BT4关机。拔掉原来的U盘,只保留新作的U盘插在电脑,开机。
出现菜单时,选择以“Start Persistent Live CD”,或不选(已设为默认模式)进入BT4,随便创建一个文件。然后重启,文件还在,那你就成功了。
评论